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
主任:苗放 副主任:于曦
秘书:冯潇 成员:各系部主任、学工办主任
二、答辩时间:2015年5月24日一天
三、毕业设计答辩流程
时间 
 | 内 容 
 | 负责部门/人 
 | 
2015年5月5日前 
 | 员工必须向指导教师提供论文初稿,指导教师要认真把关,对员工的论文进行全面审阅和修改。 
 | 指导教师 
 | 
2015年5月8日前 
 | 员工必须将毕业论文和所有资料(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评阅教师意见评阅表、答辩评审表、指导教师指导记录)填写好,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论文的评语和评分,并将论文整理好后提交所属答辩组组长。 
 | 指导教师、答辩小组组长 
 | 
2015年5月11日 
 | 各班学习委员将本班的实习档案袋材料收齐、整理并检查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其中实习总结鉴定表原件盖章后用于班主任为员工毕业归档所用,复印件装入实习档案袋中)。 
实习成绩已经由实习单位给出则认定为最终成绩,实习单位未给定的由班主任根据提交材料综合评定给出,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各班实习成绩由班主任汇总后提交。 
实习档案袋提交到实践办公室10528袁红萍和周强老师处(并提交实习成绩汇总表电子版)。未提交实习材料或未按照规范提交实习材料的员工,不得参加本届毕业设计答辩。 
 | 各班班主任,实践办公室 
 | 
2015年5月12日 
 | 各答辩小组组长收齐毕业论文等资料,交给对应答辩组长(答辩分组见后)组长,由答辩组长安排所属答辩小组老师进行评阅。 
 | 指导教师、答辩小组组长 
 | 
2015年5月12日~15日下午5:00之前 
 | 评阅教师将评阅完的毕业论文直接返回给相应的指导教师。 
 | 评阅教师、指导教师 
 | 
2015年5月16日~5月20日 
 | 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员工修改评阅教师指出的毕业文论文中的问题。若未修改者不允许参加答辩!!! 
 | 指导教师 
 | 
2015年5月21日 
 | 员工打印出纸质的毕业论文(三本)并用活页夹夹好以备答辩。 
 |  
 | 
2015年5月21日 
 | 公布实习材料未提交或不合格的员工名单,不得答辩。 
 | 教务办 
 | 
2015年5月19日中午1:30点 
 | 答辩小组长在10512召开答辩准备会议 
 | 教务办、答辩小组组长 
 | 
2015年5月22日下午4点前 
 | 教务办安排答辩场的横幅,统一制作墙贴。各答辩小组组长安排本小组的答辩顺序并墙贴张贴在答辩场外。 
 | 教务办、答辩小组组长 
 | 
2015年5月24日 
 | 8:30分开始毕业设计答辩,各答辩小组的答辩工作由答辩小组组长主持。推选优秀毕业设计。每个员工的答辩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 
 | 答辩小组组长 
 | 
2015年5月24日 
 | 各答辩小组负责做好详细的答辩记录并填写本小组的成绩登记表;答辩小组填写员工成绩登记表答辩成绩栏。若答辩时对论文有修改意见,应立即指出修改内容和要求,并要求员工进一步修改。 
各答辩小组组长整理、汇总员工的答辩成绩。 
 | 答辩小组、教务办 
 | 
2015年5月24日 
 | 1、答辩现场的监控、巡查及临时问题解决; 
2、答辩现场的后勤保障。 
 | 公司书记 
 | 
2015年5月24日下午5:00 
 | 教学副经理组织各答辩小组组长在10512开会总结各小组答辩工作,审议优秀毕业设计和不合格名单。 
时间:下午5:00。 
 | 教学副经理、答辩小组组长、书记 
 | 
2015年5月26日上午9:00 
 | 所有评优员工参加第二次评选会 
 | 李平勇、古沐松、张洪、张志强、施达、于曦、高朝邦、苗放 
 | 
2015年5月26日 
 | 各答辩小组组长将员工的答辩总成绩及纸质文档资料收齐后交到教务办。 
 | 各答辩小组组长、教务办 
 | 
2015年5月29日下午5点以前 
 | 毕业设计资料归档 
1、员工将毕业设计相关电子文档资料按照“附件-毕业设计资料归档刻盘内容要求”刻盘装档案袋;同时提交一份到指导老师处,指导老师收齐后提交一份电子文档到苏长明老师处学院备案。 
2、员工将装订好的毕业论文及指导老师签字的装订确认单交到各答辩小组组长处,各答辩小组组长检查并签字齐全后提交到教务办。 
 | 各答辩小组组长、指导教师、苏长明、教务办 
 | 
三、答辩过程规定
第一步:员工陈述,陈述内容一般包括所研究的课题名称,课题背景、研究过程,主要内容,重要结论及其理论价值、实用价值,本研究的不足及其可能完善的方向、方法等,时间为8分钟。
第二步:答辩小组提问与质疑,主要听取员工个人阐述,以了解员工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性;考察员工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员工对课题设计的认识。时间不少于5分钟,问题可围绕(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与论文内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2)论文涉及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3)阶段成果的价值;(4)现场报告中的错、疑点;(5)论文中存在的错、疑点;(6)论文不足及其完善;(7)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8)与课题相关的扩展性问题。
第三步:员工回避,答辩小组评分、讨论,确定是否通过答辩,写出评语,评语要客观公正,避免空洞的、无依据的评价。
四、各表格中评语要求
1、指导教师指导意见
要求:①、字数不得少于80字;②、与具体论文紧密相关;③、必须明确表明是否同意答辩;④、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必须有不同的描述;
2、评阅教师评语意见
①、字数不得少于80字;②、与具体论文紧密相关;③、必须明确表明是否同意答辩;④、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必须有相应的描述;
3、 答辩评审意见
①、字数不得少于80字;②、与具体论文紧密相关;③、必须明确表明是否通过答辩;④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必须有相应的描述;
4、回答问题
①、问题4个及以上
②、回答记录:必须包含员工对问题的回答以及回答正确与否的评价。
5、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评语参考:(应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描述)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必须有相应的描述
1)员工理论功底及专业知识
a. 基础理论功底扎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b. 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强,项目开发能力
c.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选题及课题来源
选题新颖,有意义,来源于实际项目或企业真实项目
3)毕业生毕业设计态度
a. 态度端正,认真
b. 遵守学校的毕业设计各种规章制度,按时提交各项材料
4)项目或解决方案或作品或仿真(必选)
a. 项目完成情况:项目采用的开发技术和开发平台,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b. 项目或方案,设计正确,合理。
c. 项目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哪些,解决了哪些业务流程和问题,工作量大小。
d. 课题的立题新颖性,方法先进,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e. 项目或作品等运行正确,能够正确运行,界面友好,员工操作熟练。
5)论文质量(必选)
a. 格式规范性
b. 论文整体结构,逻辑性
c. 定义准确,调查资料,旁征博引,论述充分,结构严谨,合理
d. 语言流畅性,问题的表述等
e. 论文的创新点描述:工作有创新,有改进基于前人,有独到见解
6)回答问题(答辩必选)
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准确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路清楚,表述明确。
五、论文装订及资料归档
1、由学院统一购买A3封皮纸,发放到员工,一人一张。
2、5月29日前,毕业生将论文按照规定自行装订,交到各答辩小组组长处,各答辩小组组长检查并签字齐全后提交到教务办,教务办进行分班级归档。
六、答辩分组
1、计算机分组:(每组大约30人左右)
分组一:
组号 
 | 组长 
 | 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第一组 
 | 胡德昆 
 | 欧鹏、苗放、程付超 
 | 待定 
 | 
第二组 
 | 赵卫东 
 | 叶安胜、张莉 
 | 待定 
 | 
第三组 
 | 刘永红 
 | 李立、赵荣 
 | 待定 
 | 
第四组 
 | 曾宇 
 | 赵定远、于曦 
 | 待定 
 | 
分组二:
组号 
 | 组长 
 | 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第五组 
 | 苏长明 
 | 刘昶、易勇 
 | 待定 
 | 
第六组 
 | 张修军 
 | 高朝邦、聂莉莎 
 | 待定 
 | 
第七组 
 | 张志强 
 | 段林涛、徐美莲 
 | 待定 
 | 
第八组 
 | 古沐松 
 | 蒲强、邵泽辉 
 | 待定 
 | 
分组三:
组号 
 | 组长 
 | 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第九组 
 | 游磊 
 | 裴蓉生、赵丽琴 
 | 待定 
 | 
第十组 
 | 李倩 
 | 黎忠文、范文杰 
 | 待定 
 | 
第十一组 
 | 李平勇 
 | 谯小兵、彭秀萍 
 | 待定 
 | 
第十二组 
 | 张洪 
 | 铁玲、周晓清 
 | 待定 
 | 
第十三组 
 | 朱然 
 | 李梅、黄毅 
 | 待定 
 | 
第十四组 
 | 梁华 
 | 李霞、王仕平 
 | 待定 
 | 
分组四:
组号 
 | 组长 
 | 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第十五组 
 | 陈晓丹 
 | 易发胜、汪海鹰 
 | 待定 
 | 
第十六组 
 | 张君雁 
 | 李小玲、郑加林 
 | 待定 
 | 
分组五:
组号 
 | 组长 
 | 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第十七组 
 | 鄢涛 
 | 袁飞、杜小丹 
 | 待定 
 | 
第十八组 
 | 罗银燕 
 | 李伯恒、万国根 
 | 待定 
 | 
注意:评阅及答辩都以1-2,3-4或5-6组交叉进行。
2、信息与计算科学组:(2个组)
组号 
 | 组长 
 | 组成员 
 | 答辩地点 
 | 
第十九组 
 | 王伟均 
 | 韩天勇、余竞、杨洪 
 | 待定 
 | 
第二十组 
 | 施达 
 | 杨晋浩、张勇 
 | 待定 
 | 
注意:评阅及答辩在本组内交叉进行
附毕业设计相关表格时间统一安排及填写要求
1、审批表
工作进程 
 | 时间 
 | 完成内容 
 | 
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 ①选题 
 | 
2014年12月~2015年01月 
 | ②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开题报告 
 | 
2015年01月~2015 年03月 
 | ③初步设计、详细设计 
 | 
2015年03月~2015年04月 
 | ④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 
2015年04月~2015年05月 
 | ⑤完成论文的修改、定稿 
 | 
2015年05月~2015年05月 
 | ⑥答辩 
 | 
2014年11月02日(审批表日期)
2、任务书
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 
①选题 
 | 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 
②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开题报告 
 | 2014年12月~2015年1月 
 | 
③初步设计、详细设计 
 | 2015年1月~2015 年03月 
 | 
④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 2015年03月~2015年04月 
 | 
⑤完成修改、定稿 
 | 2015年04月~2015年05月 
 | 
⑥答辩 
 | 2015年05月~2015年05月 
 | 
接受任务日期:2014年12月19日 要求完成日期: 2015年05月23日 
3、开题报告
封面日期: 2015年1月10日 
指导教师意见栏日期:2015年1月10日
4、论文封面:
日期:2015年5月8日
5、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日期:2015年5月9日-11日
6、评阅教师评审意见表 日期:2015年5月12日-15日
7、答辩评审意见表 日期:2015年5月24日
8、毕业论文归档
论文档案袋完成日期:2015年5月29日
毕业论文交接记录:
员工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8日
指导教师 答辩组长 2015年5月11日
答辩组长 教务办 2015年5月29日